400-860-2992
Academic Trends 学术动态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研发、分析及检测一站式服务,可有效助力缩短研发周期。

STI新闻 | 每周医药动态

活动日期:2022-12-26

法规动态:

 01

12月21日,CDE关于公开征求《罕见疾病药物开发中疾病自然史研究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

 对疾病自然史的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是人类认识疾病,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开展药物研发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对罕见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热情不断增加,罕见疾病的疾病自然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02

12月21日,CDE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2022年第47号)。

为推动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03

12月21日,CDE关于公开征求《预防用疫苗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免疫原性是预防用疫苗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试验(简称免疫桥接试验),比较疫苗在不同条件下引起的免疫应答和安全性特征,可推测和借鉴疫苗的安全有效性。免疫桥接试验有特定的适用领域和设计特点,为指导申请人科学和合理的开展规范的免疫桥接试验,我中心撰写了《预防用疫苗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04

12月22日,CDE关于公开征求ICH《S1B(R1):致癌性研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的通知。

为推动新修订的ICH指导原则在国内的平稳落地实施,我中心拟定了《S1B(R1):致癌性研究》实施建议,同时组织翻译中文版。现对S1B(R1)实施建议和中文版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

 05

12月22日,CDE关于公开征求《非阿片类术后镇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

非阿片类术后镇痛领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逐年增多,为科学引导和规范我国此类药物的临床研发,药品审评中心组织撰写了《非阿片类术后镇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06

12月23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为加强中药品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中药品种质量持续提升,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药品动态:

 01

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图片

 02

优先审评审批品种

图片

行业动态:

 01

12月19日,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领导者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纽福斯”)宣布公司第二款眼科基因治疗药物NFS-02(rAAV2-ND1),用于治疗ND1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ND1-LHON),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并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NFS-02注射液是一项处于研发阶段的体内基因治疗产品,此前已于2021年1月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证。此次在美国获批的临床试验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单臂开放标签、剂量探索的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将在ND1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中评价NFS-02注射液基因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02

12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研发代号 DS-8201)在欧洲获批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过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前线治疗后进展的 HER2 阳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

这项批准,使德曲妥珠单抗成为了首款在欧洲获批用于胃癌的 ADC 疗法,同时也是近二十年来首个获批的胃癌 HER2 靶向疗法。

同时,今日德曲妥珠单抗在欧洲的喜讯不止于此,阿斯利康还宣布,德曲妥珠单抗用于 HER2 低表达乳腺癌的适应症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推荐批准,这意味着这项适应症也离欧洲地区的批准相距不远了。

 03

12月19日,辉瑞(Pfizer)与联拓生物宣布,根据双方此前已达成的旨在将更多创新药带入大中华区的战略合作协议,辉瑞公司将行使选择权,从联拓生物获得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候选药物sisunatovir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通过空气传播的RNA呼吸道病毒,通过口鼻吸入进入气管和肺部,侵入上皮细胞导致气道损伤,分泌呼吸道粘液阻塞管腔,引起呼吸困难。RSV感染的常见症状是流涕、发热、咳嗽和哮鸣,病情严重后会引发呼吸窘迫,甚至造成气道堵塞,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RSV的易感人群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成年人。

Sisunatovir原为ReViral公司产品。它是一种在研的口服融合抑制剂,旨在通过抑制由F蛋白介导的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以阻断RSV复制。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评估sisunatovir作为潜在疗法用以治疗感染了RSV的儿童和成人患者的疗效。美国FDA已授予sisunatovir快速通道资格。根据在健康成年志愿者人群中开展的2期RSV人体挑战性试验结果显示,sisunatovir可明显降低病毒载量。Sisunatovir治疗儿童患者的全球2 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04

12月20日,信立泰发布公告宣称其在研新冠药物 3CL 蛋白酶抑制剂 SAL0133  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

SAL0133 系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效、广谱抗新型冠状病毒的 3CL 蛋白酶(3C-like protease,3CLpro)抑制剂,目前拟开发临床适应 症为治疗成人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3CLpro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 RNA 复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作用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的初始复制阶段,抑制 3CLpro 蛋白酶的活性,可有效阻断病毒复制, 达到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此外,3CLpro 在 Beta 冠状病毒中保守性高, SARS-CoV-2 与 SARS-CoV 的 3CLpro 同源性大于 96%,两者结构基本一致,已 报道的很多 3CLpro 抑制剂具有广谱抗冠状病毒能力。由于人体内没有与 3CLpro 类似切割位点的蛋白酶,可筛选高特异性的抑制剂,且安全性较好。

 05

12月20日,武田(Takeda)宣布马立巴韦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拟用于治疗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疾病,且使用过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钠难治(伴或不伴基因型耐药)的成人患者。公开资料显示,马立巴韦(maribavir)是一款UL97蛋白激酶抑制剂,属于一种新机制抗病毒疗法,已在海外获批上市。在中国,该药此前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CMV是一种能感染人类的β疱疹病毒,是移植患者最常发生的感染之一,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6%-56%,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0%-70%。它不仅使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患病风险增加,还可能增加移植排斥、机会性合并感染的风险。

马立巴韦是一款UL97蛋白激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MV病毒的pUL97蛋白激酶,阻断病毒的复制。它具有抑制CMV病毒复制的创新机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美国FDA曾授予其突破性疗法认定和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对既往疗法耐药或难治的移植患者的CMV感染和疾病。在中国,该药于2021年1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拟用于治疗移植后发生的CMV感染或疾病,包括对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和膦甲酸钠难治的和耐药的感染。

 06

12月2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由AkaRx公司、复星医药联合申报的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阿伐曲泊帕是复星医药引进的一款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已经于2020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者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疗。

阿伐曲泊帕是一款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已经获得美国FDA、欧洲EMA批准,拥有慢性肝病患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CLDT)、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双适应症。据复星医药公开资料介绍,阿伐曲泊帕可短时间内(治疗后3-5天)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并且,不受食物类型限制的口服用药方式,大大提高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07

12月22日,NMPA发布最新一批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其中,成都康弘药业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溶液获批上市,斩获该品种首仿。

艾司西酞普兰原研来自丹麦灵北,2002 年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06年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来士普”。艾司西酞普兰凭借对于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更高和安全性更好受到医生患者的青睐,从而快速成为目前抗抑郁的首选药物之一。

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几乎每20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抑郁症。而在国内,有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9500万人,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据药融云统计,2021年抗抑郁药院内市场销售总额超66亿元,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以13.3亿元的销售额问鼎榜首。

 08

12月22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默沙东(MSD)联合宣布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英文商品名Lynparza)组合疗法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成人患者。奥拉帕利与阿比特龙(abiraterone)、强的松(prednisone)组合疗法于今年11月获得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的上市推荐。根据新闻稿,这是首次PARP抑制剂与激素药物组合疗法在欧盟获批用以治疗这类患者。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最常确诊的恶性肿瘤。在2020年,估计有140万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而在2022年全球预估约有35万人死于该病。确诊时,大多数男性患有局部前列腺癌,可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治疗。当疾病转移或扩散时,会发展为转移性前列腺癌。大约有10-20%前列腺癌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而当患者被诊断患有CRPC时,有至少84%的患者具有癌症转移现象。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仅有约30%的5年相对存活率。mCRPC病患在临床试验中的总存活期约为3年,在真实世界中此数值预估会更小。

奥拉帕利靶向DNA损伤修复反应(DDR)通路,利用“合成致死“原理,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减少对健康细胞的影响。奥拉帕利在美国获批准使用在已接受过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恩扎卢胺(enzalutamide)或阿比特龙治疗、带有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的mCRPC病患(包含BRCA与其他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

 09

12月22日,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已与默沙东(MSD)签署了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7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科伦博泰保留部分授予独占许可的项目和有权保留授予独占许可选择权的项目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权利。

根据科伦药业公告,该合作协议生效后科伦博泰将收到一次性合计1.75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默沙东另将根据各项目开发阶段及商业化进展分期向科伦博泰支付里程碑付款,并对上市产品按净销售额分层支付提成。如科伦博泰决定将全部授予独占许可选择权项目全球权益授权给默沙东,预计会收到默沙东里程碑付款合计不超过93亿美元。

 10

12月22日,据 NMPA 最新批件显示,恒瑞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受理号:CXHS2101005)。

瑞马唑仑是由 GSK 公司设计、Paion AG 公司开发的一种短效 GABAa 受体激动剂,其起效快、失效迅速,对于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几乎无抑制,同时通过组织酯酶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且可被氟马西尼拮抗,相比传统使用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恒瑞医药在盐型筛选的过程中,在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充分考虑安全性,选择毒性更低甲苯磺酸成盐。该盐型具有更好的光学纯度和安全性,而且在水中可得到稳定的 I 晶型,降低成品中有机溶剂残留的风险,恒瑞医药也因上述特性获得了专利授权。

 11

12月22日,罗氏发布公告称其在研托珠单抗(Actemra)静脉注射已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正在接受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并需要补充氧气、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据新闻稿显示,托珠单抗是首个获得 FDA 批准的治疗 COVID-19 的单克隆抗体,建议用作单次 60 分钟静脉输注。

此前,托珠单抗于 2021 年 6 月被 FDA 授予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感染 COVID-19 住院成人和儿童(2 岁以上)患者。托珠单抗用于治疗 2 岁至 18 岁以下的住院患者未获 FDA 批准,但该年龄组的 EUA 目前仍然有效。

托珠单抗曾在 RECOVERY 试验、EMPACTA 试验、COVACTA 试验和 REMDACTA 试验这 4 项随机对照研究中评估了在 5500 多名 COVID-19 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本次获批主要基于 RECOVERY 试验以及 EMPACTA 试验的积极结果。

 12

12月2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卫材(Eisai)已递交1类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仑卡奈单抗(Lecanemab,BAN2401)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AD的抗淀粉样蛋白(Aβ)原纤维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淀粉样蛋白沉积是患者大脑的标志性特征。靶向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仑卡奈单抗也是目前管线中广受关注的一款在研疗法,它与可溶性Aβ聚合体结合,并且促进它们的清除,具有改变疾病病理,缓解疾病进展的潜力。

根据卫材早前发布的新闻稿,仑卡奈单抗的全球开发和监管提交由卫材主导,而产品则由卫材和渤健(Biogen)共同商业化和推广。2022年7月,美国FDA受理了仑卡奈单抗在快速通道资格下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PDUFA日期定于2023年1月6日。卫材还曾在新闻稿表示,FDA已同意Clarity AD研究的结果作为验证性研究来支持仑卡奈单抗的临床获益。 

 13

Idorsia今日宣布完成向FDA递交其在研药物aprocitentan的新药申请(NDA),用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新闻稿,如果这款药物最终获批,将可能成为30年来首个基于新机制的降血压药物!

在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13亿,其中的10%患者,也就是有超过1亿名病患为顽固性高血压,即他们尽管接受了至少3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血压药物,血压仍然得不到控制。高血压的产生除了与患者的遗传倾向有关外,肥胖、糖尿病、久坐、精神压力等也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联。对于高血压患者,稳定、长期地控制血压是治疗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长期不受控的高血压可能对心脏与血管造成伤害,进而增加患者发生心脏病、肾衰竭、血管性痴呆与脑卒中的风险。

Aprocitentan是一款靶向双重内皮素(endothelin)受体的口服拮抗剂,由Idorsia与杨森联合开发。内皮素信息通路控制血管的收缩,被发现与高血压病变相关,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此通路经常被发现活化,然而目前并没有抑制此通路的疗法。Aprocitentan除具潜力抑制内皮素通路外,其与其他药物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率低,这些特征都让aprocitentan具潜力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14

12月23日,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今日宣布,FDA批准其药品Sunlenca(lenacapavir)注射液和片剂的上市许可,用于联合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多重耐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成人患者。根据新闻稿,Sunlenca是首个基于衣壳抑制剂的HIV治疗选项,此“first-in-class”药物向HIV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一年两次的治疗选择。

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首次发现以来,艾滋病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目前全球有3800万人感染了HIV;而40年来死于艾滋病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300万。尽管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HIV病毒感染者来说仍有许多关键和迫切的未满足的需求,对于接受过大量治疗且治疗选择有限,且由于耐药或坚持复杂治疗方案的挑战而无法维持病毒学抑制的HIV患者尤其如此。

Sunlenca是一种具有多阶段作用机制的"first-in-class"衣壳抑制剂,对现有的其他药物类别没有已知的交叉耐药性,为不再对其当前疗法显示有效应答的HIV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一年两次的治疗选择。大多数抗病毒药物只作用于病毒复制的一个阶段,但Sunlenca被设计用于在其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抑制HIV。Sunlenca通过与衣壳蛋白单体结合,让生成的衣壳成为功能失常的“伪劣产品”。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Sunlenca曾入选猎药人(drughunter)网站公布的由行业药物开发人员选出的年度小分子榜单——且位列该榜单第一位。Sunlenca于2019年5月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并在今年8月获欧盟委员会(EC)全球首次批准,用于联合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多重耐药HIV感染的成人患者。

 15

12月23日,上海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上药控股与平安盐野义就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 Ensitrelvir 的进口品签订了《进口分销协议》,上药控股将作为 Ensitrelvir 的进口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的进口商和经销商;同时,上海医药与平安盐野义就更广泛的新药和仿制药产品在更深远的合作层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目前,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 Ensitrelvir(研发代号:S-217622)在中国大陆地区处于开始向 NMPA 提交新药上市许可申请阶段。

Ensitrelvir 是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最初由平安盐野义母公司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和北海道大学共同研发;通过选择性地阻碍 3CL 蛋白酶从而达到抑制 SARS-CoV-2(新冠病毒)增殖的效果。

 16

12月2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大冢制药(Otsuka)已递交5.1类新药布瑞哌唑片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布瑞哌唑(brexpiprazole,商品名为Rexulti)已于2015年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同时作为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药物。此外,它还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激越的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即将向美国FDA递交补充新药申请(sNDA)。

布瑞哌唑由大冢制药和灵北制药(Lundbeck)共同开发。它是血清素受体5-HT1A和多巴胺受体D2和D3的部分激动剂,同时还是血清素受体5-HT2A和5-HT2B,以及肾上腺素受体α-1和α-2的部分拮抗剂。对于这些受体,布瑞哌唑表现出高亲和力。